固原原州区:有“村BA” 更有“农味儿” [2023-08-30]
这次,行长是否仍将空降?背景深厚的安邦是否真如洪崎所言,继顺利谋求了董事会席位之后,未来将安心做个财务投资者?新任行长又能否免于人事纠葛,并带领民生走出战略困境?这些问题仍没有答案。
开放的过程也会花钱,我们每年引100亿美元外资,这是注册资本金,会贷出1千多亿贷款,最终外资一年在重庆的投资量是2000亿,占1万多亿固定资产投资的近20%,比例是不低的。所以,奥巴马向美国国会报告,说零首付是次贷的原因,零按揭又把房产商憋死,能不能首付50%,还有50%按揭,2011年美国国会同意了。
租赁也一样,一个企业没钱一次性投资10亿,就要借债,如果通过租赁,把一次性的巨额投资转化为日常的租赁费用,那么投资资本和资金就转化为租赁公司的资金,而企业不出这笔钱,摊入运行成本,运行成本增加以后,少交一点所得税,或者产生各种各样的效益。保险是干什么的?保险实际上是人在健康、安全的时候,有余钱买了保险,发生生病、死亡等意外突发事件的时候拿来救急,这个过程是人自己给自己的一个平衡,当这笔钱放在保险公司,又可以为企业融资提供资金来源。过去,我们有七八个要素市场发展得很好。没有搞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时候,我们有一个目标,就是争取到100个以上上市企业,现在有50多个,要再翻一番。金融的特点就是杠杆,没有杠杆就没有金融。
还有一种体现在老百姓在你这儿存款、投资的过程中,各种中介服务类的企业当然也要有信用。金融的衍生工具也一样,有许多许多的衍生工具,但是不管什么衍生工具,总是能看到信用几个基本特征的痕迹,如果全部抛弃了,还原不了,根本搞不清了,那就是泡沫。银行的存贷比,就是一种杠杆比例。
今年要争取把新增的信用卡清算公司总部注册重庆,方便老百姓进出境消费。重庆这么一点GDP哪来那么多存款?就是将其他地方的存款拉过来。第一管就是间接金融中的商业银行贷款融通的体系,第二管就是要发展直接金融中资本市场的融资体系,第三管就是发展小贷公司,信托公司,财务公司,租赁公司等各种各样的非银行金融体系。今后几个月,我们要研究怎么操作到位。
去年,我们在这方面又取得新成效,去年5600多亿新增融资,银行贷款占45%左右,直接融资系统提高到24%左右,然后小贷公司、信托公司等差不多占30%。去年我们搞了1300亿PPP,国有资本按五种路径的混合所有制搞了1000亿,本来这2000多亿是需要重庆政府自己用资源或土地抵押了去融资,然后来搞这些项目。
第一是政府和研究机构,应该对这个地区的产能有客观的、理性的预测,提示和预警各类企业不要卷到过剩产业中去,然后拿出一些政策措施,有效地遏止过剩产能的蔓延。这三种集群背后体现的支柱产业,融通要给予支持。融资上,今后银行保持在45%,直接融资经过今后几年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发展、各种私募基金、股权投资基金、定向增发的发展,比例可以扩大到35%,非银行金融机构控制在20%,形成45:35:20的结构。具体到重庆,首先要考虑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领头羊城市,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支点和节点城市,也是国家超大城市之一。
总之,金融系统市场细分,各有定位,但这个比例十分重要。这些重要指标,支撑了重庆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向好的发展,符合国家提出的追求效益、追求质量、调优结构的要求。另一方面,企业需要钱,银行就是在之间起着桥梁,起到中介和服务作用。我的意思说什么呢?如果直接了解企业这些相关数据当然最好,如果用大数据,网络的方法间接地、确切地了解企业的这些数据,也是一样的效果。
一个基本的经验,差不多2万GDP1平米。所以,哪个市场对地方政府、地方企业有效,我们就走哪个市场。
这三件事是互动的,信用高的风险当然就低,杠杆比一般也不会太高。二是上海过去是货币自由兑换,以后也要这么搞,当时金融是管制的,贸易项下也不能自由兑换,老人家已经想到以后贸易项下自由兑换,今后要这么干。
这也一样起到为需要钱的人融资的作用。倒是重庆的一些国有企业,还有上海、北京的一些外地企业很睿智,都争着来投资。如果城市未来最终人口在1000万,住宅需要4亿平米,多了就过剩。开放的过程也会花钱,我们每年引100亿美元外资,这是注册资本金,会贷出1千多亿贷款,最终外资一年在重庆的投资量是2000亿,占1万多亿固定资产投资的近20%,比例是不低的。去年以来,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暴露、贷款积压,导致M2和M1整个资金周转速度都放缓,除120万亿的M2,M1接近40万亿,这是真正的资金,M1周转慢,比重就越来越大。具体来讲,第一个特点,为有钱人理财,为缺钱人融资。
电子信息产业几年时间做到了2亿台件的终端产品,生产量已经是全国之最。服务业领域,包括跨境电子商务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类型的企业,或者是平行贸易、保税商品展示销售,实际上是欧洲等国外商品重庆卖,打破原来的商业进货渠道,通过保税区实行平行贸易,使得价格比国内的专卖店便宜,这是个创新,里边有许多企业是新冒出来的,也需要融资。
总体看,督查组认为重庆按照国务院要求做得比较到位。一种体现在与金融机构借钱的企业也要有信用。
我们说过分的杠杆比是一切坏账、一切风险、一切金融危机的来源,坏账是讲具体的一个企业,风险是这个系统体系发生的事,危机就是延伸到一个地区,一个国家,乃至整个世界的事。比如我们把基础设施投资变成PPP投资,以前是政府跟你们借钱,你们很容易就可以借。
所谓全牌照,就是一行三会有的各种机构牌照,我们都争取。操作过程中,杠杆比高了,风险大了,但是利润利益的确多,不出风险侥幸赚暴利也是可能的,但人一有侥幸思想,就会不可控制地陷入进去,最后出事就在这个地方,我们要特别当心。第四种就是不规范的P2P。大体上说,如果能把这五块和国内外打交道的资金链做到位,重庆成为一个跨境开放的、和金融结算高度联系的国际化金融中心,就不是说空话了。
从这个意义上讲,我们要向新加坡学习,成为结算类金融中心。第三个,既不是实体经济也不是金融系统出问题,而是社会上的地下钱庄、高利贷、乱集资冲击了经济,连带金融系统陪葬。
工业园区发展也有一个经验标准,每平方公里要有100亿产值,有1000亿产值就10平方公里,3000亿产值就30平方公里,不能拿30平方公里搞了500亿产值,那是糟蹋土地。所有的这些,都和杠杆比、和风险没控制好有关系。
总之,考核数据分析或者品种转换的根由,就是信用物。一旦有信用,就有透支,透支就是杠杆。
与此同时,重庆的不良资产率大体上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/3,不管是银行业、信托业、小贷担保业、网络金融业,各种门类的金融机构,重庆都是全国不良资产率最低的地方之一。全国钢铁十年前1亿吨,现在10亿吨,重庆这十年没有增加1吨钢铁产能,还是600万吨。第二,要为改革开放服务。机构很少,规模很小,与金融中心不匹配。
重庆的支柱产业发展,我们是按照三种集群的理念来推进:第一种是产业链上游、中游、下游关联企业,整机厂、零部件厂、原材料厂一体化形成集群。记得邓小平老人家当年视察浦东,也就是1991年1月14号,大年初四,他说了一句话:金融很重要,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。
去年重庆离岸金融结算800多亿美元,希望到2017年能增长到1500亿美元。租赁公司如果有50亿资本,可以搞500亿租赁,也是1:10的杠杆。
依托工商情报信息工作平台,建立搜索非法金融活动数据模型,对全市网站、论坛、博客、微博进行24小时搜索监测,抓取分析网络上与非法金融活动相关的情报信息。你哪怕成了大银行的老总,这段话也应该温故而知新,每当我们发生任何金融风险,无论是金融危机,还是一个企业破产倒闭,或者一个P2P跑路的时候,你都可以从这三个特征值里找到问题的本源。